美國留學選擇什么專業(yè)好?留學美國熱門專業(yè)推薦
2019-06-26
更新時間:2024-06-09 23:33作者:小樂
三月,本應是黃鶯飛舞、草長鶯飛、滿園春意的時節(jié)。沒想到,3月初,一場暴風雪突然襲擊了美國東海岸,沿海地區(qū)一片銀裝素裹。正是在這樣一個大雪天,我如期來到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的耶魯大學,參觀這所我向往已久的大學。
俯瞰耶魯大學校園一角。蔣亞平攝
一
前幾天,我約了去年剛從耶魯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的朋友董一夫,讓他在某個日期陪我去耶魯,并擔任我的導游。他爽快地答應了,并定下了日期。
當一雄在耶魯大學期間,他擔任了三年的校園導游。他向近200名前來參觀的游客進行了介紹。他非常了解校園的建筑和歷史。這也是我請他當導游的原因之一。
當人們提到美國名校時,人們自然會脫口而出哈佛、耶魯。對我來說,我與耶魯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我考入了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主修英美文學。我的第一堂口語課是由一位名叫馬特的美國人教的。
身材瘦高的年輕人自我介紹說,他剛從耶魯大學畢業(yè),自愿到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當英語老師。他給我們班的每個人起了一個英文名字。從此以后,我們同學之間就用英文名字來交流了。有時,連一些同學的中文名字都陌生。
后來我了解到,耶魯大學有一個華人協(xié)會,叫雅禮協(xié)會,近一個世紀以來,該協(xié)會一直資助耶魯畢業(yè)生到中國一些城市進行教育文化交流服務。馬特可能是受到了雅禮協(xié)會的啟發(fā)。被派遣來到中國。
我記得他曾經說過,耶魯大學的校園非常漂亮,甚至比武漢大學還要漂亮。我被它迷住了,希望有一天能去這個被譽為美國最美麗校園的校園。兜兜轉轉了30多年,現在在紐約工作,無論如何也得擠時間去耶魯看看,完成我的夙愿。
我們的游覽自然是從“游客中心”開始的。游客中心是一座小白宮。來耶魯的人們都會先來這里預約導游或者咨詢,同時還能得到免費的導游地圖。
游客中心還有耶魯大學的圖文介紹,從中可以了解大學的基本情況。耶魯大學是眾多名人的故鄉(xiāng),其中包括上世紀五位美國總統(tǒng)和二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無數著名科學家、作家和藝術家。
以今年為例。 3月5日在西部城市洛杉磯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耶魯校友榮獲多項獎項,其中包括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三塊廣告牌》)。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羅伯特·洛佩茲憑借熱門歌曲《尋夢環(huán)游記》獲得“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獎”。另一位耶魯大學校友梅麗爾·斯特里普也因在斯皮爾伯格的影片《勿忘我》 中的表演而獲得最佳女演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授予耶魯大學校友朱迪·福斯特和詹妮弗·勞倫斯。
當然,耶魯不僅培養(yǎng)了許多政治和藝術明星,還培養(yǎng)了許多國際名人。我還在展示的照片中看到了一張中國面孔。他就是第一位從耶魯大學畢業(yè)的中國學生容閎。畢業(yè)后,他積極倡導和組織中國公派學生赴美留學,被譽為“中國留學之父”。由此可見,耶魯大學與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
容閎在美國期間
耶魯大學是美國三所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最初由康涅狄格州的公理會教徒于1701 年創(chuàng)立。校園內星羅棋布的建筑各具特色,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的設計風格。有些是古董,而且確實很漂亮。
在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筑中,以建于1917年的66米高的哥特式建筑“哈克尼斯鐘樓”最為著名。每天中午12點30分和晚上6點,這里都會響起悠揚的音樂。中午半小時,晚上一小時。這些樂曲是由幾位學過管風琴的學生演奏的。
哈克尼斯鐘樓蔣亞平攝
幸運的是,當我在鐘樓附近參觀時,碰巧遇到一位年輕的學生帶著三位女士走過來。當我和他聊天時,我發(fā)現他是鐘樓管風琴的演奏者之一,正準備上去演奏。并誠摯地邀請我們一起上去,著實讓我欣喜若狂。
他從他口中得知,哈克尼斯大廈的上層總共安裝了54支鐘琴,因此悠揚的樂器聲可以傳得很遠。他是耶魯大學鐘演奏者協(xié)會的成員,因此他有幸與其他學生一起在鐘樓輪流為師生演奏音樂。播放的音樂以古典音樂為主,但也加入了一些現代元素,如《華盛頓郵報》的主題曲。
我們爬上狹窄的螺旋樓梯,終于到達了頂樓。這里的面積很小,中間放置著一架古老的管風琴,周圍只能容納五六個人。管風琴的琴鍵是圓形木棍。因此,彈鋼琴時,不能用手指按琴鍵,而是用拳頭砸琴鍵,腳必須用力踩在踏板上。
學生首先用風琴吹響了鈴鐺,然后開始演奏優(yōu)美的音樂。他手腳并用,演奏著一首又一首的曲子,演奏得激情四射,如癡如醉。 54支鐘琴向校園的四面八方送來悠揚的音樂,也帶我進入了美妙的音樂世界。
耶魯大學的學生在鐘樓上演奏大型管風琴。蔣亞平攝
隨后參觀了Kazuo居住的學生宿舍—— Branford College。根據學校要求,每位本科生入學后將被隨機分配到14所住宿學院中的一所,入學前兩年必須住在該學院。
學院主要負責教師為學院院長、教務長。院長主要負責學生的生活和社會事務,教務長主要負責學生的學術事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所有學生宿舍均鎖門,外人不得隨意進入。好在一夫在這里住了4年,當過3年導游,自然對路很熟悉。學院很大,尤其是底層,就像一個迷宮。里面有洗衣房、餐廳、圖書館、藝術工作室、健身房、活動室等。學生可以在家呆一天甚至一周。一夫說,寄宿社區(qū)既是學生宿舍,也是社交活動中心。這種寄宿制度使社區(qū)更加緊密,學生更容易建立親密的友誼。
二
耶魯如此出名,但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我認為重視本科教育和“通識教育”應該是其中之一。
在這里,即使是最著名、地位最高的教授也必須給本科生授課。與一些學校不同,本科生是年輕講師的舞臺。著名教授只負責研究工作,或者只教授碩士或博士生。所謂“通識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耶魯大學不要求學生修讀任何特殊的專業(yè)課程才能畢業(yè),也沒有所謂的核心課程。然而,學生必須選修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數學兩門選修課。耶魯大學的另一個特點是開放性和多樣性。
耶魯大學的社團數量特別多,有5000多名本科生和500多個大大小小的社團。耶魯大學每年舉辦1000多場公開音樂會,并定期邀請著名演員和導演到校園參觀、演出和講學。
耶魯大學藏書1400萬冊,分布于22個不同規(guī)模的圖書館,在世界大學中排名第二。
耶魯大學還贊助35支校級運動隊參加常春藤聯盟、東部聯盟大學體育聯盟、新英格蘭校際帆船聯盟等。耶魯大學還是美國大學體育協(xié)會的一級會員。
一夫說,學校的課余生活非常豐富。在校四年期間,他觀看了近百場戲劇,并經常參加音樂會和名人講座。各種體育設施和表演基本免費向本科生開放。因此,耶魯畢業(yè)生知識面廣,社交能力強,真正實現了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顯然,耶魯大學的目標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為將來獲得物質財富奠定基礎,而是培養(yǎng)具有完整人格、具有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能夠對事物做出獨立判斷的能力的人才。復雜的世界。能夠保留并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追隨他人或隨波逐流。
耶魯藝術中心一角。蔣亞平攝
不得不承認,耶魯之所以能成為名校,與其嚴格的招生標準有很大關系。
據耶魯大學報今年3月報道,今年春末的本科錄取率為6.3%,即35,306名申請者中,有2,229名學生被錄取。耶魯學院的學生包括來自美國50個州和世界73個國家的學生,其中一半是女性,30%以上是少數族裔,10%是國際學生,其中中國國際學生僅占1%每年招收新生。
但耶魯大學“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培養(yǎng)他們,并優(yōu)待他們”。耶魯大學的招生過程不考慮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而只考慮他們的才能是否符合錄取標準。
所有學生將根據家庭收入情況獲得不同級別的助學金,以保證學生能夠支付學校的費用,而不會給家庭帶來太大的負擔。
2005年實行的新獎學金制度規(guī)定,家庭年收入低于5萬美元的學生可免收一切費用,并提供旅費、假期和津貼等,而家庭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但低于7.5萬美元的學生可免收所有費用,并提供交通費、假期和津貼等??梢灾Ц缎☆~開支。部分費用和低息貸款的選擇。
正是因為耶魯大學對學生的精心培養(yǎng)和關愛,學生們也回報母校的恩情。耶魯大學是美國最富有的私立學校之一。 2017年學校捐贈總額達到27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哈佛大學的370億美元。
學校收入主要來自資產投資、捐贈和學費,其中捐贈金額超過150億美元。例如,耶魯大學最大的圖書館是由一位名叫斯特林的校友捐贈建造的,并由另一位校友詹姆斯·羅杰斯設計和建造。羅杰斯還設計了哈克尼斯鐘樓。
事實上,學校的許多公共設施、運動場館和校舍也是由耶魯校友捐贈修建的。每年的校友聚會上,不少校友慷慨解囊,往往捐款數十萬、上百萬,以表達對母校的感激和熱愛。
耶魯大學最大的圖書館——斯特林圖書館的正門是由校友斯特林捐贈修建的。蔣亞平攝
耶魯雖然有錢,但絕不會被學校領導、教授拿來消遣、娛樂。相反,它受到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嚴格管理。
耶魯大學每年提取學校財產基金的5%用于日常運營開支,用于支付3000多名教職員工的工資、學生獎助學金以及設備購置和維護,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則額外撥出資金。僅2010年,學校就投資26億美元改造校園,將其打造成一所教學設施最先進的現代化大學。
參觀期間,我在一個小型樂器博物館駐足良久,一一欣賞珍貴的小提琴、管樂器、班卓琴等樂器。有些樂器非常珍貴。然后我就上二樓了。上面是鋼琴陳列室。從款式、色彩來看,已有數百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因為上面有幾十架鋼琴,所以地方顯得有些局促。從描述來看,這些樂器大部分是校友捐贈的,有的還是世界級的珍品。
隨后我們參觀了校園內的其他幾家博物館,包括耶魯英國藝術中心和耶魯藝術博物館。耶魯英國藝術中心被譽為美國收藏英國藝術最多的博物館,所有藏品都是耶魯校友捐贈的。我看到一些老師帶著學生來現場給他們講解。有這么多實物可供參考,老師的教學自然更加方便,學生也更容易理解。
耶魯大學樂器博物館展出的大部分古鋼琴都是由校友捐贈的。蔣亞平攝
我總覺得好的學校一定是有靈魂的。它就像風一樣。你看不到它,但你可以感覺到它。那么耶魯大學的靈魂在哪里呢?我想它應該隱藏在這些舊校舍、博物館、音樂廳和圖書館里吧?
耶魯大學的建筑雖然雄偉美麗,但它的名聲顯然不是建立在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上的。耶魯大學從一名學生和兩名教師開始,最終成為美國排名前三的大學之一??梢哉f是人才輩出。其成功的秘訣應該是教學治校和學術自由的管理原則,加上重視培養(yǎng)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文素質的學生的教育理念。
然后我們去了耶魯大學拜內克善本和手稿圖書館。該圖書館于1963年竣工,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籍善本圖書館,藏有50萬冊善本和數百萬份手稿,其中包括歐洲最早的活字印刷術——本古騰堡圣經。據說,完整的古騰堡圣經全世界僅有21本。
古騰堡圣經在善本圖書館展出。蔣亞平攝
圖書館造型獨特。外墻全部由薄大理石板砌成,沒有窗戶。這些半透明的石板可以阻擋太陽的紫外線,讓里面的珍本古籍不會受到陽光的照射,里面也不會漆黑一片。走進里面,看到書架上一排排的陳列著幾百年后依然存在的書籍寶藏,我感到非常震驚。
事實上,圖書館這些善本和博物館藝術品的收藏和捐贈過程充分體現了耶魯人對母校的深厚感情,足以書寫無數感人的故事。
許多耶魯校友生前在遺囑中明確寫下,將一生珍藏的藏品捐贈給耶魯博物館。一些捐贈的物品是無價的。當他們彌留之際,他們的思念仍然是母校。還有人以紀念已故父母或子女的名義,向耶魯捐贈部分藏品,體現了一個家庭幾代人對耶魯的深厚情誼。
耶魯大學拜內克善本和手稿圖書館。蔣亞平攝
三
善本圖書館外面是一個小廣場。附近一排古希臘建筑風格的柱子,讓后面的建筑顯得富麗堂皇。耶魯大學優(yōu)雅的音樂廳就位于這座建筑內。廣場右側是校友紀念碑和校友紀念館。在耶魯大學300多年的歷史中,許多校友為國家獻出了生命。母校為這些校友建造了一座莊嚴肅穆的校友紀念館。
我停在一座漢白玉紀念碑前,久久不能平靜。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犧牲的耶魯校友而豎立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當時遠在北美大陸的美國并沒有參戰(zhàn),而是等待著。直到1917年的關鍵時刻,美國才正式宣布參戰(zhàn)。
這場戰(zhàn)爭期間,耶魯學子積極響應號召,義無反顧地參軍,奔赴歐洲最殘酷的戰(zhàn)場。許多人為國捐軀,并用馬皮埋葬。據記載,從1917年到1918年戰(zhàn)爭結束的一年多時間里,共有9500名耶魯男子參加了戰(zhàn)爭,其中227人死亡。
校友紀念碑蔣亞平攝
一百多年前的美國,社會還不那么繁榮,經濟也不那么發(fā)達。只有少數富有的孩子才能進入像耶魯這樣的著名私立學校。他們正值青春年華。他們是家庭的驕傲、社會的脊梁、國家的棟梁。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們招手。但一旦國難來臨時,他們就是第一個拿起槍沖到前線的。
由于耶魯學生聰明好學,他們掌握飛行技能的速度比常人更快。因此,許多耶魯校友加入了空軍,并在空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當他們懷著赴死的決心飛向藍天時,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戰(zhàn)爭,而是因為他們要捍衛(wèi)正義,不是因為他們蔑視生命,而是因為他們想讓家人和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愿意放棄安逸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去浴血奮戰(zhàn),這與耶魯大學的培養(yǎng)和教育是分不開的。
在紀念碑前,我終于找到了耶魯的靈魂!它隱藏在耶魯大學的畢業(yè)證書上,上面印著“權利與責任”的字樣,并嵌入了耶魯大學的“光明與真理”的校訓。 “光明與真理”不僅刻在耶魯?;丈?,還鑲嵌在校門的鑄鐵上。如果說黑暗代表無知,那么光明就代表知識。知識使人們明辨是非,引導人們尋找和捍衛(wèi)真理。
“為了上帝,為了國家,為了耶魯”,這是耶魯校歌的最后一句,也被視為耶魯的校訓。對上帝來說是信仰和情感,對國家來說是義務和責任,對耶魯來說是感恩和忠誠。記住這“三件事”,你就能明白為什么這些風華正茂的社會精英能夠舍生取義、以死為家。耶魯大學的“三個我們”倡導“奉獻和犧牲”,鼓勵學生和校友在國家危機時站出來,而不是袖手旁觀。一所成功的高等學府,不僅培養(yǎng)飽讀詩書、飽讀詩書的學者,而且培養(yǎng)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事實上,耶魯校友不僅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在其他飽受戰(zhàn)亂、貧困困難地區(qū),也能看到他們幫助有需要的人、奉獻愛心的身影。這座烈士紀念碑體現了耶魯大學的精神:有信念、敢于承擔責任、樂于奉獻。
耶魯學生的奉獻和犧牲有著充分的背景。早在美國建國之初,就有一位永載史冊的耶魯學生。他的名字叫內森·黑爾。他曾潛入英軍刺探情報,被英軍發(fā)現后被絞死。他在絞刑架上留下了一句名言:“我此生最大的遺憾是我只能為我的國家犧牲一次”。
內森·黑爾被絞死。
關于黑爾,我小時候就從英語課本上熟悉了他的事跡。在他曾經居住的校舍旁邊,耶魯大學為他建造了一尊全身銅像。這是一個英俊的青年,面容清瘦,相貌英俊。然而,一夫指著銅像告訴我,這不是黑爾的“本來面目”。原來,他死時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或肖像,所以學校無從得知他長什么樣。后來,為了紀念他,修建了一座銅像,于是學校把當時校園里所有的男生都叫到了草坪上,選出了其中最帥的學生,用他作為黑爾雕塑的藍本。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到雕塑。在所有耶魯人的眼中,黑爾本人就是最完美、最帥氣的耶魯男人。
耶魯大學校友內森·黑爾校園內的雕像。蔣亞平攝
這次我在耶魯只停留了短短的6個小時,對于這所積累豐富的名校的了解和感受顯然還很膚淺。這座圣靈知識的圣殿值得一再來。溫暖的夕陽下,我向一雄揮手告別,踏著雪地返回。我想,當第二天太陽再次高高地升起時,耶魯校園里的白雪就會融化,不留任何痕跡。雪雖然已經融化了,但它并沒有白來到這個世界。潔白的雪會悄悄地滲入大地,滋潤著樹木花草,讓它們茁壯成長、開花結果。這正是中國古代圣人孟子所說的:“君子之教,猶如光陰之雨”。
校園里的花草樹木都會記住白雪、春風和夏雨。這就像老師在課堂上講課的聲音。它們沒有消散在空氣中,而是融入到學生的心中,滋養(yǎng)、塑造著他們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的靈魂逐漸變得高貴、高大。
坐在回來的車上,看著校舍逐漸縮小,最終消失在身后的夕陽中,我在心里說:下輩子我希望能成為耶魯人。 (作者:蔣亞平;來源:新華每日電訊)